最能代表广西的地方特产——桂平黄沙鳖 |
|
时间:2012-09-28 14:20:40 来源: 编辑:gx123 |
|
黄沙鳖是中华鳖的地方优良品系,主要分布在广西的西江、浔江、郁江和左右江流域,尤以贵港市境内的浔江、郁江分布最多。黄沙鳖来源于天然水域,90年代初,桂平市和平南县的一些农民开始人工驯养和培育并获得成功。由于黄沙鳖色泽光鲜、裙边肥厚、肉质鲜美,得到了珠三角等发达地区消费者的青睐。
桂平黄沙鳖养殖久负盛名,犹以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畅销全国各地。贵港市是广西黄沙鳖的主产区,黄沙鳖总产值已占广西黄沙鳖总产值的80%以上。桂平市是桂东南的主要淡水鱼区、养殖大市,在全市农业结构中渔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08年养殖水面7480公顷,水产品产量62100吨,产值9.84亿元。其中,黄沙鳖庭院养殖面积9310亩,产量4520吨,产值6.28亿元,鳖民人均养殖黄沙鳖收入6.19万元。
一、外部形态
(1)稚鳖(体重3g~50g)。外观形态近似圆形,背部随脊椎隆起,表皮外稚鳖观呈橄榄绿色或土黄色,分布有清晰可见的黑色斑纹,沿脊椎两侧对称分布有相同数量弯曲排列的皱褶线,裙边宽厚且边缘呈金黄色,腹面呈橘红色上有清晰对称排列的黑色斑块,数量一般为7对~8对。
(2)幼鳖(体重51g~150g)。外观形态近似圆形,随个体的生长,背部逐渐趋向扁平,体表外观颜色逐渐转呈浅黄色,分布的黑色斑块变大变浅,腹部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原有的黑色斑块也随个体的生长消退为暗纹状黑灰色斑块,裙边宽厚,边缘呈金黄色。
(3)成鳖(体重150g以上)。外观体型钝圆扁平,背部呈浅土黄色,幼鳖背甲清晰可见脊椎骨和肋骨的结构排列形状花纹,脊椎两侧间断或不间断纵向弯曲排列的表皮皱褶线非常明显,裙边宽厚较硬,鳖体后部的裙边边缘呈金黄色,尾裙上分布众多疣粒,手摸有沙粒感,背甲前端边缘表皮分布的疣粒较稀少。腹部呈红黄色胸腹表面清晰可见密布的毛细血管。随着个体的生长,腹部的暗纹状黑灰色斑逐渐隐退,体重达500g以后,只在腹甲上留有2对暗纹状的灰黑色斑块,其它斑块全部消失。
二、可数性状
(1)鳖体背部脊椎两侧纵向排列的间断或不间断的皱褶线数8条~9条,多数为9条。
(2)稚鳖和幼鳖腹部斑纹数:7对~8对,多数为7对;成鳖腹部暗黑灰色斑块数:2对。
(3)成鳖背甲外观上清晰可数的脊椎骨和肋骨花纹数:脊椎骨8个,肋骨8对。
三、含肉率
(包括结缔组织的裙边) 体重1000g~1500g、生长良好的个体,含肉率为50%~55%。
四、生长特性
体重150g以下,生长缓慢;体重达150g以上,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体重400g以上,进入生长高峰规体重达 生长环境1500g后,又进入生长缓慢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