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强,广西特产网创始人。他和广西特产网组成了广西电子商务发展历程上一个从无到有的创业故事。他给新桂商精神注入了一种“硬颈”的力量。
黄光强(左二)向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相关领导介绍广西特产网情况
艰难的起步
我创业的过程非常艰难。由于学的是机械专业,1987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大中型国有机械厂,一干就是8年。1995年我离开了国有企业,后来的10年时间,我辗转过多个行业,从事过酒店,甘蔗种、木薯种、养猪场、,阀门,预收费系统、远程监控系统、玩具进出口、冷库、外墙涂料、网站策划等等。
1996年至1998年,我跟朋友从台湾引进“台糖16号”,用细胞繁殖和大田繁殖的方式培育甘蔗种。从此开始接触农业,并且感受良多。多数农业项目是看天吃饭的,我每天看天气,雨天多也愁,晴天多也愁。因为雨量过多甘蔗苗会尾稍腐烂,晴久必旱,分孽少,生长慢,这些都影响到产量,我就很着急。投了好多钱在农场,但收成不好,一直没产生效益,根本走不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所以我感觉农业非常难。一位农大毕业十年的某县农业局长也跟我总结说:(农业是)丰收不值钱,值钱不丰收。
我也在想,为什么会这样?根源在哪里?后来琢磨清楚了,发现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流通不对称。比如有些农产品南方丰收,不代表北方也丰收。我们本地市场饱和了,外省可能还有市场需求,供求是有地域差异的。而且随着信息传播和交通发展,我们完全可以实现远距离销售,扩大销售半径。
一波再三折
在这种条件下,2004年,我萌生了做特产网的念头。特产网前后经过了四次改版。第一次上线时,我们简单地放了二三十个土特产的产品信息上去。有客户打电话过来咨询:“你们网上挂出的横县蚂蚁粉运到北京要多长时间?怎么食用?产品规格是什么样的?”由于我手上没有产品,一问三不知,只好说:“给我点时间了解一下,回头再答复您。”类似这种非专业回答,让我们白白流失了很多潜在客户。
经过这件事情的教训,我们实实在在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做好产品信息整合工作。刚建站时我手上的钱还不到2000块,折腾了好久也没有任何收益。从04年到07年,我跟合伙人用尽各种办法去养这个项目,才艰难地维持下来。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发现,原来没钱也能办事。怎么做?资源交换。当时我们没钱支付广西特产网的LOGO设计费,于是免费出让一个首页广告位给对方抵充设计费,并且因此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实现了共赢。
为方便客户看样品,2008年我们开出了第一家实体店。通过这些形势变化,我观察得出的观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借助网络力量技术的进步,线上与线下同时进行销售和服务是未来的必然趋势。苏宁张近东前不久也提出要通过“店商+电商”打造云商。从这点来看,我们几年前的思路是没有错的。
论道网上曾有一篇报道广西特产网的文章,点评我们“水泥+鼠标”的模式。确实如此,传统经济跟互联网产业不同,必须要走线下的实体贸易,必须是“水泥+鼠标”:卖点+试点+复制。先找卖点,一旦有卖点就试点。但没有式试点就盲目扩大,那风险太大了。我们的步子需要稳一些,试点成功再复制。不然不成功变成仁。我是60后,失败后再起家的成本比较大。虽然娃哈哈的宗庆后42岁才创业,力帆集团尹明善47岁才进军摩托车市场,但是这是极少数的。年过50创业还能成功的人,基因不太一样吧。
所以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实实在在走好每一步。
打出组合拳
当业务发展、资源整合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以后,会有人主动上门来寻求合作,这时候企业就具备了打组合拳的条件。
2010年本地一家上市公司曾跟我们谈合作,经过半年多的沟通我们主动放弃了,主要是考虑到南百国营企业的体制问题。后来找上门的有中铁快运,银联和中国联通等。去年南宁市有关部门验收我们的电子商务项目时我就发现,政府很多时候主要看重企业的固定资产收入,而不是软实力。在我看来,既然南宁是电子商务试点城市,那我们应该用新的意识来应对现在的变化,而不应该沿用旧的思路。电子商务主要是要素的整合,我们完成了要素的整合它就有价值了。
一些大型企业愿意找我们合作,就因为他们看中我们有一支操作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执行团队;看中我们已经完成了一个行业资源的整合,而不是我们拥有多少台电脑,因为这些设备只要有钱,打个电话就有人送过来帮你安装好,可以说电商项目还是要以要素作为主要的支撑标准,远非固定资产一项。
在寻求政府支持方面,很多时候我们要去影响政府的观念,同时也需要实在的东西。作为民营企业,如果完全立足于政府的支持,可能等不到革命成功的那一天,就会倒在长征的路上。所以我一直强调要先生存再发展。一个朋友跟我说过一个理念:生意不怕小,做着等机会。我觉得挺受用的。小就小,做着做着在运营过程中机会就来了,起码有机会向客户和市场展示你的存在。只要一息尚存,机会就还在。
哈佛大学研究发现,当人们从事一个项目或者行业满7年以后,很多资源和机会就会主动靠拢过来。7年,以7年为一个临界点,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个启发。广西特产网做了7年之后,广西经贸学院就跟我们达成了合作,为我们提供了三十多间办公室,这并不是因为我认识他们的领导,而是他们也需要我们的东西。去年我们还与广西供销合作社达成合作,跟广西银联、广西联通达成了合作……虽然合作方式各有不同,但是通过双方或者多方的合作,我们的资源无形中又进了一步。所以我们觉得,哪怕企业再小也要做下去,只要产销循环,哪怕发展慢一点都不是问题。
把人留在土地上
做农业非常艰难,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我们需要突破思路。
现在我回到农村,看到很多“386199”部队(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金融危机过后,社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民工的工价也跟着上升,很多农民因为这个趋势离开土地,走进了基建行业、项目。走得越多,越留不住,恶性循环。所以造成了“386199”的局面。
我相信以后村镇的文化产业慢慢会发展起来,国家一定会有资金进入农村搞文化建设,这些措施应该会留下一部分农业人口。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家庭农场和土地流转的问题,通过土地租赁或者承包、入股等方式,城市里将有大量的民间资本进入农业。这样一来,现有的农业生产方式就会向集约化转变。资本方可以请当地的农民工人管理农业生产,每月给他们发放工资,甚至发年终或者季度奖金。通过种种方式,逐渐拉回一些年轻人,把人留在土地上。而集约化农业必然有销售的措施,随着信息的透明和交通的发展,丰收不值钱、值钱不丰收将得到根本改善。
优质农产品的供应应该说是有保障的,但是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应该也势所必然。
|